现有史料对“助国元宝”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,一种是根据《新五代史·晋本记》的记载:天福二年,夏四月辛卯,宣武将军节度使杨光远时铸“助国元宝”钱,钱径23毫米,重1.7克,青铜材质;第二种说法是根据郑家相先生编著的《辽钱考》一书,把“助国元宝”认定是辽天祚帝天庆年间所铸镇库钱;第三种说法是丁福保认为这钱无从考证,故标“无考品”。此钱尚无明确的定论,至今还未发现辽墓出土的实物来佐证,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。 金宋联盟的双面夹击,势力空前削弱,已经是处于节节败退、难以自守的危急状态,天祚帝面对这种现实,在处于内困外忧之际,哪还有心顾及铸钱之事,若把“助国元宝”钱认为是辽天祚帝所铸,这就显然与当时的史实极不吻合,况且钱文与质地也不大具备辽钱的特征,因此看来“助国元宝”是铸于后晋天福二年的可能性较大,当时通货不足,朝廷又下令天下人可公私共铸,以解钱荒,杨光远铸造的“助国元宝”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 其实辽代建国的时间比北宋还要早,契丹族是以游牧或者渔猎为主,能够自给自足,根本用不到钱。但是还是铸造了钱币,尽管数量不多也代表了经济的发展。最早时期在辽代也非常罕见,因此在当今收藏市场上,辽钱已经成为收藏的珍品。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,辽钱在铸造技术以及工艺水平上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。很多人认为当今助国元宝的市场价格不算太贵,还有升值的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