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人都认为是年号钱,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个年号是开元,这是错误的。
开元通宝是非年号钱,在唐代初年就已经铸造,是由欧阳询亲自题字,欧阳询是初唐人物,而李隆基生于盛唐,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余年,从年代上讲,欧阳询就不可能给李隆基的铸钱题字。而李隆基将年号定为开元,纯属巧合。 中唐开元始于唐肃宗初年,终于唐宪宗元和末年。这一时期的开元通宝特点与盛唐后期的大同小异。从质地上看,中唐开元主要采用青铜和紫铜铸造,并夹有一定量的铁,铅。面,廓比较精整,但做工不及初唐精美。相比盛唐有所减重。从钱文上看,中唐开元的正面钱文与盛唐后期无异,只是''开''字向宽体发展,相比正面其背文却更加繁缛,出现了如祥云,同心结等新型背文。同时,传统的星月背文铸造量也大幅增加且以月纹为主导。 自
唐朝以来,民间关于开元通宝
钱币的传说,除了将钱文读作“开通元宝”之外,最有影响的就是有关开元通宝钱币背面月纹的由来了。 我国古代在钱币的背面铸有月纹,最早见于西汉的四铢半两钱,月纹的形状像是新月的写真,后来的五铢钱背面虽然也有月纹,但是形状上已经有了图案的意味。三国两晋时期的钱币上,也发现有阴刻的月形图案。 开元通宝钱币背面的月纹,应该就是沿袭这一传统而来的,虽然有仰月、俯月的区别,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。但是,后世却将这种月纹给神秘化了,传说是钱模送皇帝审批时,在传递的过程中被皇后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间,在钱模的背面留下了指印,即所谓皇后的甲痕。甚至还具体指出是文德皇后、窦皇后或杨贵妃三位的指甲痕。 “开元通宝”背面的甲痕这一传说在民间影响很大,金朝李俊民曾经写诗说:“金钗坠后无因见,藏得开元一捻痕”;陈其年也有诗曰:“有似开元钱样,一缕娇痕巧印”。说的就是唐玄宗晚年怀念杨贵妃,睹钱思人的情景。这本来都属于无稽之谈,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已经考证指出,铸造开元通宝钱时,窦皇后早已去世,文德还没有被册立,杨贵妃甚至尚未出生。但是以讹传讹,民间至今仍然流传有这种传说。